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大承气汤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血管生成素-1表达的影响  学位论文  

  • 编号:
    fe6b7769-dc34-4928-bf2f-e5148b54b4a7
  • 作者:
    孔娉婷
  • 学位授予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作者单位:
  • 导师:
    奉典旭
  • 学位:
    硕士
  • 学位授予年份:
    2013
  • 论文答辩日期:
    3000/1/1
  • 中文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促血管生成素-1;大承气汤;毛细血管内皮屏障;动物模型;
  • 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NecrotizingPancreatitis,ANP)动物模型,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对模型毛细血管内皮损害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从毛细血管内皮屏障功能损害的角度研究大承气汤对模型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
       方法:选取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NP组,Si-Ang-1(SilentAngiopoietin-1,Si-Ang-1)干扰质粒组,COMP(CartilageOligomericProtein,COMP)-Ang-1组,大承气汤组,COMP-Ang-1与大承气汤联合组。每组30只。采用腹腔注射雨蛙素、脂多糖联合建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制模后分别于6h、12h、24h三个时间点处死各组大鼠,处死前1h经阴茎静脉注入2%EB(EvansBlue),抽取腹主动脉血,检测血清中淀粉酶、ET-1(PorcineEndothelin-1)、C反应蛋白、Ang-1的含量;运用HE染色法在光镜下观察胰腺、肺组织病理变化,并用Schmidt法对胰腺组织病理改变进行评分;采用EB血管外渗法检测胰腺、肺组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Westernblot法检测胰腺、肺组织中的Ang-1蛋白的表达;运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胰腺组织的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的病理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胰腺、肺组织中的Ang-1mRNA的表达情况。
       结果:1.ANP组、Si-Ang-1组、COMP-Ang-1组、大承气汤组、联合组大鼠血清淀粉酶、C-反应蛋白、ET水平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Contro1组(P<0.05)。而Si-Ang-1组、ANP组大鼠的血清淀粉酶、C-反应蛋白、ET水平均高于COMP-Ang-1组、联合组(P<0.05);2.ANP组、Si-Ang-1组大鼠血清Ang-1含量在各个时间点均比Control组明显减少,其中Si-Ang-1组大鼠血清Ang-1含量减少最明显(P<0.05)。COMP-Ang-1组、大承气汤组、联合组大鼠血清Ang-1含量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ANP组、Si-Ang-1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病理观察显示,Si-Ang-1组大鼠胰腺组织比ANP组病变加重,大承气汤组、COMP-Ang-1组、联合组较Si-Ang-1组减轻,联合组的病变严重程度24h最轻(P<0.05);4.ANP组、Si-Ang-1组、COMP-Ang-1组、大承气汤组、联合组大鼠的胰腺、肺组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毛细血管通透性明显低于COMP-Ang-1组、大承气汤组(P<0.05);5.免疫组化及WB结果显示,ANP组、Si-Ang-1组大鼠Ang-1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联合组大鼠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OMP-Ang-1组、大承气汤组(P<0.05);6.FQ-PCR检测结果显示,ANP组、Si-Ang-1组大鼠Ang-1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联合组的大鼠Ang-1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OMP-Ang-1组、大承气汤组(P<0.05)。
       结论:1.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动物模型中,Ang-1的表达上调,可能在毛细血管内皮屏障功能障碍的机制中起着保护的作用。2.大承气汤可以有效地改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病理损伤,抑制炎症的加重,减轻毛细血管的渗漏,其机制可能与上调Ang-1在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有关。

    收起
浏览次数:1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1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