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分析  期刊论文  

  • 编号:
    e7b8d6e3-d4a2-4aa0-82e1-d36f56cc8074
  • 作者:
    陈林;刘艳红;郑启文;项玉涛;陈大方;杨甫德;王刚;方贻儒;陆铮;杨海晨;胡建;陈致宇;黄颐;孙静;王小平;李惠春;张晋碚;司天梅
  • 地址:
    陈林,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 100191. 刘艳红,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 100191. 司天梅,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 100191. 郑启文,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 100191. 项玉涛, 中国香港大学精神医学系. 陈大方,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 杨甫德, 北京回龙观医院. 王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情感障碍中心. 方贻儒,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心境障碍科. 陆铮,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精神医学科. 杨海晨, 深圳精神卫生中心情感障碍科. 胡建,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陈致宇, 杭州第七人民医院. 黄颐,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孙静,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精神一科. 王小平, 湖南湘雅二院精神卫生研究所. 李惠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精神科. 张晋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理科.
  • CSCD被引频次:
    2 次
  • 语种:
    中文
  • 期刊:
    中华精神科杂志 ISSN:1006-7884 2013 年 46 卷 6 期 (339 - 343) ; 2018-03-31
  • 收录:
  • 关键词:
  • 摘要: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一般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面的危险因素。方法2010年9月1日至2011年2月28日,将来自全国13个中心的1172 例住院或门诊抑郁症患者连续入组,分为自杀未遂组(989例)和非自杀未遂组(183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相关的危 险因素。结果与非自杀未遂组相比,自杀未遂组起病年龄更早[(32.70 12.20)岁比(35. 02 12.54)岁 ,P =0.021 ]、既往住院次数更多[(0. 66 1. 33)次比(0. 39 0.97)次,P=0. 011]、发作更频繁(13. 1%比6. 6%,P = 0. 002)、更常伴有不典型特征(23. 0%比13. 9% ,P = 0. 002)及自杀观念(79. 2%比52. 3%,P = 0. 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起病年龄(OR = 0. 99)、既往住院次数(OR = 1. 17)、发作频繁(OR=2.07)、伴有自杀观念(OR =3.45)与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未遂相关(均P<0.05)。结论起病年龄早、既往住院次数多、频繁发作及伴有自杀观念可能是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独立 危险因素。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林,刘艳红,郑启文, 等. 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分析 [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3,46(6):339-343.
  • APA:
    陈林,刘艳红,郑启文,项玉涛,&司天梅.(2013).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华精神科杂志,46(6):339-343.
  • MLA:
    陈林, et al. "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华精神科杂志 46,6(2013):339-343.
浏览次数:81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81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