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清下化瘀方对急性胰腺炎干预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肠黏膜屏障调节作用研究  学位论文  

  • 编号:
    dadfb8be-8b57-4b19-bb45-3cca26630dc7
  • 作者:
    孔婧
  • 学位授予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作者单位:
  • 导师:
    王晓素
  • 学位:
    硕士
  • 学位授予年份:
    2012
  • 论文答辩日期:
    3000/1/1
  • 中文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清下化瘀方;临床疗效;肠黏膜屏障;调节功能;药理作用;
  • 摘要:

    目的:
      评价清下化瘀方配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从肠黏膜屏障角度探讨清下化瘀方及其拆方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理。
      方法:
      (1)将6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清下化瘀方,两组均治疗7天后,通过监测CRP、血淀粉酶、血清补体及肝肾功能等指标,以及中医症状积分改善程度,并给予Ranson评分、APACHEⅡ积分、CT评分以观察临床疗效。
      (2)采用逆胆胰管注射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观察清下化瘀方及其拆方对大鼠肠黏膜屏障(DAO、SOD、MDA、NO)和回肠组织Dn-5mRNA含量(RT-PCR法)的影响。
      结果: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
      (1)清下化瘀方结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88%,显效率93.7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93.94%,显效率60.61%。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
      (3)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在CT评分,血清CRP,血清补体C3、白细胞计数,血钙值,血糖值,血淀粉酶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在Ranson评分和APACHEⅡ评分,肝肾功能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4)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5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
      (1)造模12h后,模型组大鼠肉眼可见大量淡黄色或红色血性腹水,胃肠鼓胀明显,胰腺呈大片状凝固性坏死,腹腔脏器粘连,中药治疗组亦可见类似改变,但较模型组为轻,提示造模成功。
      (2)模型大鼠小肠组织DAO活性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清下化瘀组小肠组织DAO活性水平下降幅度与模型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清下组与模型组相比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模型组大鼠回肠组织中SOD水平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NO水平显著上升,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中药清下化瘀方干预后SOD水平明显上升,MDA含量下降,清下组与模型组相比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各组干预后NO水平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4)清下化瘀方全方组及各拆方组回肠组织Dn-5mRNA均为较高水平表达,而模型组呈低表达,且清下化瘀组及清下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清下化瘀方结合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对急性胰腺炎的预后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2.清下化瘀方及其拆方能够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的肠黏膜屏障的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改善肠黏膜通透性、抑制肠黏膜损伤、调节肠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有效保护。
      3.清下化瘀方及其拆方对回肠组织防御素-5调节作用依次为:全方组>清下组>化瘀组>理气组,全方组优于各拆方组,提示清下化瘀方对回肠组织防御素-5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清热泻下、化瘀理气等各方面的协同作用而起效的。

    收起
浏览次数:1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1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