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榄香烯抑制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学位论文  

  • 编号:
    c8d50489-0bf1-4909-824c-ad5bd8ccdbb9
  • 作者:
    李秋营
  • 学位授予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作者单位:
  • 导师:
    韩峰
  • 学位:
    硕士
  • 学位授予年份:
    2007
  • 论文答辩日期:
    3000/1/1
  • 中文关键词:
    胃肿瘤;血管生成;原位移植;鸡胚绒毛尿囊膜;莪术提取物;榄香烯;实验药理;
  • 摘要:

    目的:观察莪术提取物榄香烯对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初步阐明榄香烯抗胃癌血管生成的部分机制。 方法:①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研究不同浓度的榄香烯对人胃癌细胞 BGC82-3和人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增殖的抑制作用,计算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②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模型,观察榄香烯对鸡胚新生血管的抑制情况,计算药物对血管面积的抑制率。③采用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将裸鼠随机分为榄香烯组、5-FU组、联合组和生理盐水(NS)组,均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用药3周后处死裸鼠,比较各组体重和胃癌移植瘤瘤重的差异: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的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胃癌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④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VEGF和p53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VEGFmRNA表达;分析其与瘤组织MVD的相关性。 结果:①作用72h后,榄香烯能抑制人胃癌细胞BGC82-3和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生长和增殖,药物抑制率呈浓度依赖关系。榄香烯对胃癌细胞BGC82-3的IC<,50>为178.3μg·ml<'-1>,对内皮细胞ECV304的IC<,50>为187.9μg·ml<'-1>。②受精鸡胚加药3天后,各治疗组鸡胚存活率与NS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CAM血管结构模糊,血管较稀疏;与NS组比较,榄香烯(5mg·ml<'-1>)组和沙利度胺组CAM血管面积均显著减少。③裸鼠胃癌原位移植瘤的总体成瘤率为88.57%,各组裸鼠成瘤率无显著性差异。给药结束后,5-FU组、联合组裸鼠体重均显著低于NS组(P<0.05,P<0.01)。联合组裸鼠胃癌移植瘤的瘤重显著低于NS组(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④HE染色显示移植瘤在胃壁呈浸润性生长,为低分化胃腺癌。⑤透镜观察可见榄香烯组和联合组血管内皮细胞核膜凹陷,胞浆内线粒体肿胀,基底膜缺如,较NS组损伤严重。⑥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榄香烯组、联合组微血管数明显低于NS组(P<0.05,P<0.01)。榄香烯组、联合组VEGF蛋白和p53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NS组(P<0.05)。⑦RT-PCR显示,榄香烯组、联合组中VEGF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NS组(P<0.05)。⑧各组胃癌移植瘤的瘤重、VEGF蛋白及mRNA表达与瘤组织MVD呈正相关;p53蛋白表达与瘤组织MVD呈正相关。 结论:①榄香烯可抑制人胃癌细胞BGC82-3和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的增殖。②榄香烯在较高浓度时能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③榄香烯能抑制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瘤生长和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裸鼠胃癌组织VEGF和突变型p53的表达有关。

    收起
浏览次数:1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1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