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清下化瘀方对急性胰腺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学位论文  

  • 编号:
    b578d4fd-8d57-4b4c-a3bc-839028c93afe
  • 作者:
    孔婧
  • 学位授予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作者单位:
  • 导师:
    王晓素
  • 学位:
    博士
  • 学位授予年份:
    2016
  • 论文答辩日期:
    3000/1/1
  • 中文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清下化瘀方;肠屏障功能;实验药理;
  • 摘要:

    目的:评价清下化瘀方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及疗效与预后的相关性。并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探讨该方通过改善肠屏障功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以阐明其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中的作用基础。
      方法:(1)将60例MSAP或SAP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清下化瘀方,两组均治疗7天后,通过监测AGI分级变化、肠内营养达到20kcal/kg/day目标量的时间、中医症候积分、症状(腹胀、腹痛等)改善率及时间、以及内毒素、PCT、细胞因子(如IL-6、IL-10)等检测指标,并给予AGI评分,BISAP评分,APACHEⅡ评分和MCTSI评分,以观察临床疗效。(2)对所有入选的AP患者进行MSAP和SAP的分型及AGI评分,分析AGI评分与AP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并与传统常用评分系统BISAP评分、APACHE-Ⅱ评分、MCTSI评分比较其对AP患者发生MODS的评估功能。(3)采用逆胆胰管注射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分别予清下化瘀方及善宁干预后取材,观察及检测大鼠肠黏膜屏障通透性改变(肠黏膜上皮损伤程度、肠源性内毒素水平),并从基因分子水平、组织形态学角度分析p38MAPK/ATF2表达的变化,明确清下化瘀方作用机理。
      结果:临床研究:1.疗效评价:(1)清下化瘀方结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并且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2)在改善AGI分级方面,两组治疗方法均可改善AP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损伤(P<0.001),并且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的第3、7、14天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清下化瘀方联合治疗组患者肠内营养达标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便秘缓解时间两者相较,差异显著(P<0.001)。(4)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显著降低AP患者肠源性内毒素水平、降钙素原水平、IL-6水平(P<0.01),两组对IL-10水平影响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一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BISAP评分、APACHE-Ⅱ评分、MCTSI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2.预后评估:(1) MSAP与SAP随着AGI评分分值变化,分布具有显著差异,SAP患者的AGI分值显著高于MSAP患者(P<0.01),AGI评分可反应疾病严重程度。(2)经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AG1评分与BISAP评分、APACHE-Ⅱ评分、MCTSI评分的呈正相关(P<0.01)。(3)经ROC曲线分析,AGI评分、MCTSI评分、APACHEⅡ、BISAP评分系统对器官功能衰竭的预测能力相当,AUC均>0.5。(4)根据ROC分析结果,经1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GI分级≥1.5、BISAP评分≥1.5、APACHEⅡ评分≥5.5均是AP患者入院14内发生MODS的预测指标(P<0.05)。
      实验研究:(1)造模及胰腺组织病理损伤:造模24h后,模型组大鼠肉眼可见胰腺呈大片状黄黑色斑状凝固性坏死,伴大量淡黄色或棕黄色血性腹水,组织粘连,中药及善宁治疗组亦可见类似改变,但较模型组为轻,胰腺病理总积分模型组明显高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P<0.01),出现广泛凝固性坏死,间质水肿明显,大量单核和中性粒细胞浸润,提示造模成功。(2)肠上皮损伤指数比较:模型组与其余四组相比(P<0.01),提示模型组肠黏膜损伤明显增加,而中药组及善宁组对肠黏膜损伤有改善作用。中药组与善宁组两者疗效相当(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肠屏障功能变化:常规透射电镜下观察显示,空白组及假手术组组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排列整齐,实验各组回肠出现不同程度的线粒体肿胀,嵴不清,内质网肿胀,上皮细胞微绒毛脱落,上皮细胞连接增宽。各组大鼠内毒素水平比较显示,空白组及假手术组血内毒素含量偏低,低度表达,造模24h后各组血清内毒素水平均有不同水平的上升,中药组及善宁组内毒素水平均上升,但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且中药组与善宁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 p38MAPK/ATF2表达变化:免疫组化测定各组大鼠胰腺p38MAPK、ATF2表达方面,造模24h后大鼠胰腺组织出现p38MAPK阳性表达,模型组表达水平明显较高(P<0.01),同时善宁组阳性表达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中药及善宁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造模后ATF2表达也呈上升趋势,模型组较其它组表达明显(P<0.01)。荧光定量PCR来检测胰腺p38MAPK、ATF2mRNA表达角度来看,SAP大鼠胰腺p38MAPKmRNA表达上升,模型组较为显著(P<0.01),同时善宁组较空白组上升明显(P<0.01),但中药及善宁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造模后ATF2mRNA表达也呈上升趋势,模型组较其它组上升明显(P<0.01),余各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5)相关性分析:各组大鼠胰腺p38MAPKmRNA、ATF2mRNA表达与胰腺病理损伤及肠源性内毒素水平呈正相关(P<0.01),并且p38MAPKmRNA与ATF2mRNA表达也存在直线相关性(P<0.01)。
      结论:1.临床西医常规治疗结合早期清下化瘀方鼻饲增加了肠粘膜血液灌流,保护了肠粘膜上皮屏障,改善胃肠道功能。早期联合清下化瘀方鼻饲减轻肠源性内毒素移位,减少肠道释放过多的炎症介质,减轻SIRS,降低MODS发生率。
      2.临床AP患者的胃肠道功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AGI评分在预测AP患者MODS发生率上与传统评分系统BISAP评分、APACHE-Ⅱ评分、MCTSI评分同样精确,提示该预测模型具备一定临床使用价值,有助于为疾病提供一种完整、科学的评分系统。
      3.动物实验表明清下化瘀方能够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的肠黏膜屏障的损伤,从而减少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产生,可通过调控p38MAPK/ATF2表达,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从而达到减少胰腺损伤,治疗SAP的目的。

    收起
浏览次数:25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25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