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实验性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AKT/PI3K信号通路的表达及健脾解毒法的调节作用  会议论文  

  • 编号:
    afb99107-657c-467b-8de3-0823dbbe007b
  • 作者:
    张斌;李琦;殷佩浩;赵成根;李先茜;高虹;孙珏;范忠泽
  • 作者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中医肿瘤科 上海 200062;
  • 语种:
    中文
  • 会议名称:
    首届全国中医药博士后论坛
  • 会议地点:
    北京
  • 收录:
  • 关键词:
  •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健脾解毒方对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导的大鼠肝癌的预防作用及其调控AKT/PI3K信号通路的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25)、模型组(n=40)及中药预防组(n=40).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在1~12W饮用含DEN 80mg ·L-1的饮水(8mg·kg-1·d-1)以诱癌,中药组同时给予含生药1.75g/ml的健脾解毒方灌胃(10mL/kg),正常组给予10ml/kg生理盐水灌胃,1次/d,共12周.于4、8、12、16周时相点,各组随机取5只大鼠处死取肝,20周时剩余大鼠全部处死取肝,观察肝脏外观,计算病死率和腹水生成率,肝组织进行HE染色,应用RT-PCR半定量检测肝组织AKT、PI3K及p70s6k mRNA的表达,Westemblot法检测肝组织p-AKT的表达.结果:在20W实验结束时,正常大鼠无死亡,而模型大鼠死亡率为42.5%(17/40),预防组死亡率为17.5% (7/40),16W~20W时模型组腹水发生率为87.5%(7/8),预防组为44.4%(8/18),预防组与模型组有差异性(P<0.05).正常组没有肿瘤形成,模型组和预防组在16W后成瘤率均为100%.同时,16W时模型组肝癌Ⅲ级发生率为100%(5/5),而预防组Ⅰ、Ⅱ、Ⅲ级肝癌发生率分别为40% (2/5)、40%(2/5)及20% (1/5),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肝组织AKT在12W和20W时上调明显,PI3K除第8W外均显著上调,而p70s6k在每周表达下调,同时,与模型组比较,预防组可阶段性下调AKT/PI3K及上调p70s6k的表达.Western blot显示,模型组与预防组的p-AKT有显著上调,尤其在8~12W最为明显,而预防组的上调幅度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AKT/PI3K信号通路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健脾解毒方有预防DEN诱导大鼠肝癌的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与中药下调AKT/PI3K及上调p70s6k的表达有关,仍需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斌,李琦,殷佩浩, 等. 实验性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AKT/PI3K信号通路的表达及健脾解毒法的调节作用 [J].首届全国中医药博士后论坛,2009:195-202.
  • APA:
    张斌,李琦,殷佩浩,赵成根,&范忠泽.(2009).实验性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AKT/PI3K信号通路的表达及健脾解毒法的调节作用 .首届全国中医药博士后论坛:195-202.
  • MLA:
    张斌, et al. "实验性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AKT/PI3K信号通路的表达及健脾解毒法的调节作用" .首届全国中医药博士后论坛(2009):195-202.
浏览次数:9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9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