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二甲肼诱发大鼠大肠癌癌前病变模型的肠道双歧杆菌数量研究  期刊论文  

  • 编号:
    9fec32ba-09c7-4465-a6b6-b09091dc9ed8
  • 作者:
    魏华;张昕;张晨虹;王婷婷; 董立; 吴大正; 张梦晖;庞小燕;赵立平;
  • 地址: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分子生态与生态基因组学实验室,山西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分子生态与生态基因组学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分子生态与生态基因组学实验室,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药剂科,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上海市高校中医内科学E-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分子生态与生态基因组学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分子生态与生态基因组学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分子生态与生态基因组学实验室 上海200240,山西太原030006,上海200240,上海200240,山东泰安271000,上海201203,上海200240,上海200240,上海200240
  • 语种:
    中文
  • 期刊: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ISSN:1673-5269 2007 年 20 期 (1524 - 1526) ; 2007/10/28 0:00:00
  • 收录:
  • 关键词:
  • 摘要:

    目的:探讨二甲肼(DMH)诱发的大肠癌癌前病变模型大鼠的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与大肠癌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双歧杆菌属特异性引物实时定量PCR,对实验第3与第9周8只模型组大鼠以及同年龄的7只正常对照组大鼠肠道中的双歧杆菌数量进行检测。结果:第9周的正常对照组大鼠未见明显异常隐窝灶(aberrant crypts foci,ACF),同年龄的模型组平均每只大鼠大肠可形成(37.7±2.6)个ACF。第3周正常对照组与同年龄的模型组大鼠肠道双歧杆菌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2;第9周模型组大鼠肠道双歧杆菌数量低于同年龄的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0。结论:肠道内双歧杆菌的数量与大鼠大肠癌癌前病变没有明显相关性。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魏华,张昕,张晨虹, 等. 二甲肼诱发大鼠大肠癌癌前病变模型的肠道双歧杆菌数量研究 [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20):1524-1526.
  • APA:
    魏华,张昕,张晨虹,王婷婷,&赵立平.(2007).二甲肼诱发大鼠大肠癌癌前病变模型的肠道双歧杆菌数量研究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24-1526.
  • MLA:
    魏华, et al. "二甲肼诱发大鼠大肠癌癌前病变模型的肠道双歧杆菌数量研究"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007):1524-1526.
浏览次数:3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3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