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热补针法联合中药治疗血虚寒凝型产后身痛的疗效观察  学位论文  

  • 编号:
    8b3e9859-2ef7-4635-b836-62522b4a60e5
  • 作者:
    张力文
  • 学位授予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作者单位:
  • 导师:
    余安胜
  • 学位:
    硕士
  • 学位授予年份:
    2016
  • 论文答辩日期:
    3000/1/1
  • 中文关键词:
    产后身痛;血虚寒凝型;热补针法;中药治疗;临床疗效;
  • 摘要:

    目的:
      (1)比较热补针法与捻转平补平泻针在治疗血虚寒凝型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2)评估针药联合治疗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3)为研究临床针药结合治疗疾病时对证针法应用必要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本实验研究对象源自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传统中医科余安胜主任门诊。完成实验的5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A组(26人)、对照B组(25人),两组均采用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取穴相同,治疗组以热补针法联合中药,对照组以捻转平补平泻联合中药治疗。因产后身痛尚无公认统一量表评价诊疗,本实验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第2版)》[2],借鉴于素丽《员利针疗法合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方治疗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观察》[3]中评分量表,结合余安胜主任医师临床经验自制中医证候量表作为诊疗评价依据。于治疗前、第一疗程完成(3周共6次)、第二疗程完成(6周共12次),三个时间点,依据上述量表做出记录。使用SPSS19.0得出统计结果。
      结果:
      临床观察显示,两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对中医证候总积分、疼痛程度、疼痛发生部位及频率起到缓解作用。比较单项中医证候发现:(1)组内比较,治疗组能对观察的所有症状都有改善,而对照组对乏力,恶露、月经异常症状的改善不明显。(2)组间比较,治疗组在肢体不温以及恶露、月经异常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其余证候无差异。比较VAS疼痛评分发现,治疗组对于疼痛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比较疼痛发生部位及频率评分发现,两组间无差异。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0%,组间无差异;治疗组显效率为28.00%,对照组显效率为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患者年龄与疗效无关,病程及生育方式影响疗效。
      结论:
      针刺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虚寒凝型产后身痛是有效的。热补针法具有温热作用,在缓解疼痛,减轻肢冷畏寒、恶露月经异常以及总体显效率优于捻转平补平泻组,是治疗血虚寒凝型产后身痛的有效手段。行针手法在多途径治疗本病时仍有其不可代替作用。

    收起
浏览次数:79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79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