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补虚化瘀方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药效机制研究  学位论文  

  • 编号:
    7c5feb90-9293-4c66-9645-f01cc4343200
  • 作者:
    孙淑军
  • 学位授予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作者单位:
  • 导师:
    张永煜
  • 学位:
    博士
  • 学位授予年份:
    2015
  • 论文答辩日期:
    3000/1/1
  • 中文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补虚化瘀方;代谢组学;药效机制;神经递质;
  • 摘要: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技术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Cirrhosis,PBC)代谢层面的物质基础,并研究补虚化瘀方治疗PBC的疗效机制。
      方法:采用整体“组学技术”结合中药“拆方法”来研究补虚化瘀方治疗PBC的作用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一)采用血清代谢组学技术比较PBC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代谢轮廓差异,研究PBC在代谢层面上的物质基础。(二)收集气虚血瘀证的PBC患者,用补虚化瘀方进行治疗(随访三个月),记录临床指标并收集血清样本,比较用药前后患者的临床指标和血清代谢轮廓,评价该复方的疗效并初步探讨作用机制。(三)该部分实验对脾气虚证和血瘀证的临床样本进行血清代谢组学研究,找到脾虚证和血瘀证的代谢物质基础,为下一部分“拆方”研究中评价补虚方和化瘀方的疗效奠定基础;并用细胞因子蛋白芯片技术辅佐以上两种证型的物质基础。(四)根据中医不同治法的理念将“补虚化瘀方”拆方成“补虚方”和“化瘀方”进行研究。首先用腹腔注射Poly I∶C法复制PBC小鼠模型,再用“补虚化瘀方”、“补虚方”和“化瘀方”分别干预该小鼠模型,以优思弗(UDCA)作为阳性药对照。药物干预一个月后,检测小鼠的肝功能指标及肝脏和脾脏中的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并用代谢组学技术分别考察“补虚化瘀方”全方及组方的干预机制,探讨补虚化瘀方的疗效机制。
      结果:(一)PBC患者与健康志愿者整体代谢存在明显差异,并鉴定出与疾病相关的代谢差异物29个,其中ROC曲线下面积大于0.8或约等于0.8的代谢物有16个。以上29个差异物涉及33条代谢通路,主要与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和物质的消化与吸收等代谢通路有关;另外,PBC可能还与磷脂代谢、性激素分泌代谢和胆汁酸分泌代谢异常有关,泌乳素和PI3K可能是PBC研究的新切入点。(二)补虚化瘀方可以缓解PBC患者胆碱酯酶、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和血清胆汁酸水平,代谢组学研究发现该方的作用机制与消化系统、膜转运通路和信号转导通路有关,具体泌乳素和钼元素可能是补虚化瘀方治疗PBC的药效靶点。(三)PBC脾虚证和血瘀证患者共有代谢物质基础与氨基酸代谢、膜转运代谢和消化系统相关代谢有关,两证型在磷脂代谢和神经递质传递方面存在差异;细胞因子芯片技术结果显示两种证候在凝血、免疫、炎症方面存在差异。(四)通过拆方研究,发现补虚方多干预消化功能和磷脂代谢;化瘀方对磷脂代谢的调节作用弱于补虚方,且化瘀方更多的调节神经系统通路,包括神经递质的传递及FoxO信号转导通路。两者配伍使用,即补虚化瘀方对能量代谢的调节作用大于拆方使用。
      结论:补虚化瘀方治疗PBC可显著缓解患者的部分临床指标,代谢组学研究发现泌乳素信号通路和钼元素可能是该复方的作用靶点之一。拆方研究发现“补虚化瘀复方”对能量代谢的调节作用更强;“补虚方”更多地调节消化功能和脂质代谢,“化瘀方”较多的调节神经递质传递及信号转导,推测对物质在肝脏中的转运和排泄有更好的调节作用。总之,按中医治法进行拆方研究是一种研究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的有效途径。

    收起
浏览次数:23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23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