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与有效成分分子对接探索大黄廑虫丸治疗CML的机制  会议论文  

  • 编号:
    67d1f305-d9f7-437a-9502-d0c147005803
  • 作者:
    滕文静;孙长岗
  • 作者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200071;潍坊市中医院,潍坊261041;
  • 语种:
    中文
  • 会议名称:
    第七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
  • 会议地点:
    合肥
  • 分类号:
    R91;R94;
  • 收录:
  • 关键词:
  •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遗传相关基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及体外细胞实验验证两部分,探索经典方剂大黄廑虫丸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内在机制及生物学行为. 方法:筛选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中的CML遗传相关基因,应用Cytoscape 3.0软件和插件Agilent Literature Search 2.8,进行文本挖掘并建立CML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应用插件Clusterviz,发现网络中的可能包含的分子复合物;基于DAVID,富集分子复合物的生物学通路.针对关键通路JAK2-STAT5,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法进行体外细胞实验,观察大黄廑虫丸对K562细胞增殖及JAK2、STAT5表达的影响. 结果:CML是一个受多种信号通路、多种基因构成的网络体系协同调控的复杂过程,并非简单地由某个基因或某条信号通路控制;而在该信号网络中,JAK2-STAT5很可能是"关键调控点",大黄廑虫丸能够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其内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影响JAK2-STAT5的表达有关. 结论:CML蛋白质基因网络复杂,其中JAK2-STAT5很可能是关键节点,而大黄廑虫丸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机制之一是降低JAK2-STAT5通路的表达.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滕文静,孙长岗, 等. 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与有效成分分子对接探索大黄廑虫丸治疗CML的机制 [J].第七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2016:1629-1637.
  • APA:
    滕文静,孙长岗.(2016).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与有效成分分子对接探索大黄廑虫丸治疗CML的机制 .第七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1629-1637.
  • MLA:
    滕文静, et al. "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与有效成分分子对接探索大黄廑虫丸治疗CML的机制" .第七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2016):1629-1637.
浏览次数:95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95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