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四种不同功效经典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实验研究  学位论文  

  • 编号:
    65768f31-2bed-49e1-8d48-3620220b1ac4
  • 作者:
    袁琳
  • 学位授予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作者单位:
  • 导师:
    陆雄
  • 学位:
    硕士
  • 学位授予年份:
    2007
  • 论文答辩日期:
    3000/1/1
  • 中文关键词:
    2型糖尿病;链脲佐菌素;白虎加人参汤;黄连解毒汤;六味地黄丸;交泰丸;病机;疗效评价;
  • 摘要:

    目的:立足于中医对糖尿病病机的认识,选用针对糖尿病不同基本病机的经典方剂白虎加人参汤、黄连解毒汤、六味地黄丸以及交泰丸,对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进行动态干预,通过常规生化、形态学等方法进行疗效综合评价,系统对照比较不同功效基本方剂的药效作用;采用中医以方测证的思维方式,初步探讨糖尿病动物模型不同病理阶段证候的存在与变化。 方法:SD大鼠92只,其中造模组82只,正常组10只。造模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5周后,腹腔注射STZ 40mg/kg,1周后检测FBG确定成模。成模大鼠按血糖随机分组,分别用白虎加人参汤、黄连解毒汤、六味地黄丸与交泰丸灌胃治疗3周,正常组和模型组做对照。实验中每周记录饮水量、进食量及体重变化。用药后每周末检测空腹血糖(FBG)。STZ注射前与用药3周末,取血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清胰岛素(INS)、游离脂肪酸(FFA),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实验末取胰腺在光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 结果:(1)高糖高脂饲料喂养阶段,造模大鼠体重增长迅速,5周后体重、FBG较正常组显著升高;(2) STZ注射后,模型大鼠饮水量、进食量明显增加,体重迅速减轻;STZ注射后1周,7596造模大鼠FBG升高达到糖尿病标准;实验末,模型大鼠TG、FFA明显升高,INS、ISI 显著降低。形态学可见模型组胰岛形状不规则,胰岛细胞排列紊乱,β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内分泌颗粒减少;α细胞数量增多;胰岛周边部导管上皮细胞样细胞增多。(3)交泰丸组在用药1周末即出现FBG降低的趋势;3周末时FBG、TG、FFA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ISI升高,形态学显示胰岛结构较完整,β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内分泌颗粒较丰富,胰岛周边部导管上皮细胞样细胞增多,并向胰岛中央移行。(4)六味地黄丸组用药2周末饮水量较模型组明显减少,3周末进食量明显减少,FBG出现降低的趋势,血清FFA水平降低,ISI显著升高。胰岛形态学与交泰丸组相似。(4)白虎加人参汤、黄连解毒汤在此模型的前3周的病理阶段没有明显治疗作用。 结论:(1) 交泰丸对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加小剂量STZ腹腔注射制备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具有降低血糖、调节脂代谢紊乱、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以及保护胰岛β细胞的作用;(2) 六味地黄丸能够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多饮、多食的症状,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保护胰岛β细胞;(3) 通过以方测证,提示在本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前3周病理阶段中,存在与交泰丸对应的心火炽盛证和与六味地黄丸对应的肾阴虚证。白虎加人参汤与黄连解毒汤未见明显疗效,提示与其相对应的肺热津伤证和三焦热盛证在本模型前3周病理阶段并不明显。

    收起
浏览次数:1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1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