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子午流注纳甲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症状的影响  期刊论文  

  • 编号:
    4ccbba1c-8a8f-495f-bf11-a3482488a37c
  • 作者:
    韩振翔;刘跃光;魏江磊;
  • 地址: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风专科;南京中医药大学;
  • 语种:
    中文
  • 期刊:
    中国针灸 ISSN:0255-2930 2008 年 28 卷 12 期 (865 - 868) ; 2008/12/12 0:00:00
  • 收录:
  • 关键词:
  • 摘要: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甲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将1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子午流注组和循经取穴组,各30例。循经取穴组穴取肩祸、曲池、外关、环跳、足三里,并配合辨证选穴。子午流注组在循经取穴组基础上,依"阳日阳时开阳经之穴,阴日阴时开阴经之穴"的原则,按照《针灸大全》中子午流注纳甲法逐日按时开穴法取穴。两组患者均于上午辰时或巳时开始治疗,10次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患者运动功能症状评分(FMA)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结果:子午流注组治疗后FMA症状评分(36.13±21.80)较治疗前(73.50±21.53)明显降低(P<0.01),循经取穴组治疗后(54.43±20.89)也较治疗前(62.27±22.91)降低(P<0.05);子午流注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15.40±9.34)较治疗前(27.17±10.81)明显降低(P<0.01),循经取穴组治疗后(23.97±1.30)也较治疗前(27.97±7.72)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子午流注组FMA症状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均较循经取穴组改善明显(均P<0.05)。结论:常规取穴基础上配合子午流注纳甲法对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有良好的效果。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韩振翔,刘跃光,魏江磊, 等. 子午流注纳甲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症状的影响 [J].中国针灸,2008,28(12):865-868.
  • APA:
    韩振翔,刘跃光,魏江磊.(2008).子午流注纳甲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症状的影响 .中国针灸,28(12):865-868.
  • MLA:
    韩振翔, et al. "子午流注纳甲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症状的影响" .中国针灸 28,12(2008):865-868.
浏览次数:1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1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