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小鼠精子激活力减弱模型制备技术的初步研究  期刊论文  

  • 编号:
    4b55cd6a-0f2a-47c8-9131-a07159085bb4
  • 作者:
    苗聪秀;燕志光;杨红梅;龙慧; 柴蔚然;梁红星;于莎; 匡延平; 吕祁峰;
  • 地址: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动物繁殖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辅助生殖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妇科;
  • 语种:
    中文
  • 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ISSN:1672-3554 2013 年 34 卷 4 期 (621 - 626) ; 2013/7/15 0:00:00
  • 收录:
  • 关键词:
  • 摘要:

    【目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低受精率的发生机理及辅助激活提高受精率的安全性尚不清楚,缺乏激活力减弱的精子模型是其中一个主要研究障碍。本研究拟探索减弱小鼠精子激活力的新技术。【方法】首先,分别对精子进行化学破膜、机械脱尾及其联合操作于37℃孵育12 h,比较各操作对显微授精后的受精率的影响;然后进一步结合时间因素,观察处理时间与精子激活力减弱程度的联系。同时,对操作后的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也进行了相应观察。【结果】①化学破膜法与机械脱尾法对精子破膜并温育后,均能有效降低精子受精率;②相对于正常的精子,对小鼠精子进行吹打机械脱尾,37℃下温育2、4、8、12 h后,受精率和卵裂率均出现程度逐步增加的显著降低(P<0.01);③与对照相比,以吹打机械脱尾并37℃下温育后的精子进行显微授精后,其受精卵的囊胚率和孵出率也显著降低(P<0.001)。【结论】将小鼠精子机械脱尾并在37℃下温育,精子激活力随温育时间增加而显著降低,同时其胚胎发育能力下降。本研究初步探索了程度可控的降低精子受精激活力的新技术,其安全性及导致精子激活力下降的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苗聪秀,燕志光,杨红梅, 等. 小鼠精子激活力减弱模型制备技术的初步研究 [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3,34(4):621-626.
  • APA:
    苗聪秀,燕志光,杨红梅,龙慧,&吕祁峰.(2013).小鼠精子激活力减弱模型制备技术的初步研究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34(4):621-626.
  • MLA:
    苗聪秀, et al. "小鼠精子激活力减弱模型制备技术的初步研究"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34,4(2013):621-626.
浏览次数:2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2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