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冬病夏治穴位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期刊论文  

  • 编号:
    4abb0e7d-0a92-431c-a6b1-125e62476a1e
  • 作者:
  • 地址: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肺病科

  • 语种:
    中文
  • 期刊: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ISSN:1008-861X 2011 年 25 卷 3 期 (32 - 35) ; 2011/5/25 0:00:00
  • 收录:
  • 关键词:
  • 摘要:

    目的:观察基于"温阳抗寒法"和"穴位疗法"的冬病夏治特色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71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冬病夏治穴位疗法("温阳抗寒敷贴方"敷贴大椎穴和天突穴+"喘可治"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6个月的肺通气功能指标深吸气量(IC)、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FEV1%、FEV1/FVC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的IC、VC、FVC、FEV1、FEV1%、FEV1/FVC与治疗前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IC较治疗前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VC、FVC、FEV1、FEV1%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而FEV1/FVC值较治疗前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VC、FVC、FEV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EV1%、FEV1/FVC与治疗前比较则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同期比较,其肺通气功能各指标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温阳抗寒法"和"穴位疗法"的冬病夏治特色治疗可以延缓或阻止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的进行性下降。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毕蓉蓉,张惠勇,耿佩华, 等. 冬病夏治穴位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5(3):32-35.
  • APA:
    毕蓉蓉,张惠勇,耿佩华,段晨霞,&邵长荣.(2011).冬病夏治穴位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5(3):32-35.
  • MLA:
    毕蓉蓉, et al. "冬病夏治穴位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5,3(2011):32-35.
浏览次数:4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4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