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补精化瘀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究  学位论文  

  • 编号:
    16215627-adb8-4adb-92b0-99abf26f0234
  • 作者:
    邓剑青
  • 学位授予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作者单位:
  • 导师:
    王运律
  • 学位:
    硕士
  • 学位授予年份:
    2010
  • 论文答辩日期:
    3000/1/1
  • 中文关键词:
    化瘀法;患者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无显著性差异;血小板计数;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正常人群;临床疗效;对照组;感染率;症状积分;中医;中药;幽门螺旋杆菌;血小板减少症;西药;尿素呼气试验;化瘀方;
  • 摘要:

    目的:1.观察补精化瘀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的临床疗效。2.探讨网织血小板(RPs)在cITP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3.分析幽门螺旋杆菌(Hp)与cITP发病的相关性。
       方法:1.将58例cITP患著分为两组,其中中药组39例,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脾肾阳虚型和肝肾阴虚型,予补精化瘀方为主辨证施治;西药组19例,予糖皮质激素为主治疗。观察中药组、西药组等各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中医症候积分及临床疗效。2.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58例cITP患者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率(RPs%),同时检测正常对照20例,非cITP组(有血小板减少的血液病患者)20例。比较cITP组治疗前后与正常对照组、非cITP组的RPs%,并对cITP患者治疗前RPs%与PLT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3.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测定cITP患者Hp感染状况,与正常人群Hp感染率对比。
       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在血小板计数、临床疗效、症状积分上均有明显的改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脾肾阳虚型在升高血小板计数、降低症状积分、临床有效率等方面均优于肝肾阴虚型,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cITP组RPs%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非cITP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cITP组RPs%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cITP患者RPs%与PLT计数呈负相关(r=-0.672,P<0.01)。3.cITP患者Hp感染率为70.3%,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的35.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1.补精化瘀方治疗cITP疗效确切,其对脾肾阳虚型的疗效优于肝肾阴虚型(P<0.05),验证了中医“阳虚易治,阴虚难调”的理论。2.cITP组RPs%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可作为cITP患者治疗中预测血小板恢复情况的参考指标,同时其对于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cITP患者Up感染率高于正常人群。

    收起
浏览次数:4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4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