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基于肝肠循环的“王氏益灵丸”神阙穴外治肝硬化肝源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学位论文  

  • 编号:
    152876e2-c7fc-4493-94f5-df823268fbeb
  • 作者:
    周军
  • 学位授予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作者单位:
  • 导师:
    赵钢
  • 学位:
    硕士
  • 学位授予年份:
    2016
  • 论文答辩日期:
    3000/1/1
  • 中文关键词:
    肝源性腹泻;王氏益灵丸;神阙穴;临床药理;脏腑同治理论;肝肠循环;
  • 摘要:

    目的:观察“王氏益灵丸”神阙穴外治肝源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认识“肝肠轴”在肝源性腹泻发生中的意义;明确中医“肝、肠(脾)、肾”脏腑同治在肝源性腹泻的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为肝源性腹泻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6年1月期间于我院肝科门诊及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肝源性腹泻患者57例,随机分为王氏益灵丸治疗组、培菲康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9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王氏益灵丸神阙穴给药,培菲康治疗组给予口服培菲康治疗,2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泻中医证候包括排便次数、粘液便、粪便性状、及腹胀腹痛排便不尽感等积分、肝功能、内毒素、肠道菌群、疾病活动指数(DAI)、中医证侯改变积分等相关指标变化。
      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93.10%,对照组总有效率89.29%,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显效率58.62%,对照组显效率39.29%,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DAI指数比较:两组治疗前后DAI指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治疗1周、2周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起效明显,并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临床症状积分改善越明显。④治疗后,两组内毒素、ALT和AS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⑤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双歧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王氏益灵丸”神阙穴给药治疗肝源性腹泻有一定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肝脏功能、调整肠道菌群、清除内毒素等有关。王灵台教授“肝、肠(脾)、肾”脏腑同治的方法是治疗肝源性腹泻的有效方法。

    收起
浏览次数:1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1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