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穴位埋线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外周血NF-κB活性及TNF-α、IL-8水平的影响  学位论文  

  • 编号:
    12d74f5e-4b6c-40e1-a02d-2920fca74824
  • 作者:
    黄怡
  • 学位授予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作者单位:
  • 导师:
    杨佩兰
  • 学位:
    硕士
  • 学位授予年份:
    2015
  • 论文答辩日期:
    3000/1/1
  • 中文关键词:
    穴位埋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8;
  • 摘要:

    目的:采用穴位埋线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穴位埋线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NF-κB活性和TNF-α、IL-8水平的影响,以便于对穴位埋线治疗COPD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并为拓展内病外治COPD的治疗方法提供更多临床支持。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稳定期患者60人按非处理因素进行配对后随机分成2组,即埋线组和对照组各30人。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西医治疗,埋线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穴位埋线治疗,穴位埋线每两周1次,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积分、CAT评分、mMRC评分、肺功能、BMI、6MWD、外周血NF-κB活性及TNF-α、IL-8水平,以及安全性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在CAT评分、mMRC评分方面均有所改善(P<0.05),埋线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埋线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在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积分、6MWD方面有所改善(P<0.05),但较对照组未见明显优势(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肺功能(FEV1、FEV1%、FEV1/FVC)、BMI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炎症相关指标方面,埋线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外周血NF-κB活性下降明显(P<0.05),且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外周血中TNF-α和IL-8水平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
      结论:穴位埋线联合常规西医治疗3个月能够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CAT评分、mMRC评分,且其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穴位埋线联合常规西医治疗3个月对COPD稳定期患者外周血中NF-κB的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其抑制作用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两种疗法在治疗3个月后对COPD稳定期患者外周血中TNF-α与IL-8水平的影响作用不明显,COPD稳定期患者外周血中TNF-α与IL-8水平具有显相关性。

    收起
浏览次数:15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15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